苯醚甲环唑是由先正达公司开发的三唑类杀菌剂,于1989年首先在法国上市,1999年首次获准在中国登记。它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用量低的特点,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优良品种,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禾谷类作物、园艺作物等,用来防治黑星病、叶斑病、白粉病等。
苯醚甲环唑素有″万金油″的美名,其原因是苯醚甲环唑具有极佳的混配性,除了和碱性农药不能混配外,苯醚甲环唑几乎可以与所有的酸性或中性农药相混配,在不易产生药害的同时,还能达到混配效果的最大化。
作为上市较早的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以药性温和而著称(三唑类杀菌剂大多具有抑制作物生长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内吸作用,而且这种内吸属于上下双向传导性质的。
苯醚甲环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杀菌剂,目前我国已经有苯醚甲环唑各类登记证将近800个,生产厂家达300多家,根据用途不同,剂型也有很多。主要剂型有92%、95%、97%原药;10%、15%、20%、30%、37%、60%水分散粒剂,10%、20%、25%、30%微乳剂,5%、10%、20%、25%水乳剂,3%、30克/升悬浮种衣剂,25%、250克/升、30%乳油,3%、10%、25%、30%、40%悬浮剂,10%、12%、30%可湿性粉剂。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具有以下优点:
1、杀菌谱广:苯醚甲环唑对多种病原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包括白粉病、黑斑病、炭疽病、叶枯病等。
2、内吸性强:苯醚甲环唑具有较强的内吸性,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侵害。
3、保护和治疗作用:苯醚甲环唑不仅具有保护作用,能预防病原菌的感染,还具有治疗作用,能在病原菌感染后控制病害的发展。
4、高效低毒:苯醚甲环唑的杀菌效果显著,且毒性较低,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较小。
5、长残效期:苯醚甲环唑的残效期较长,能提供较长时间的保护作用,减少施药次数。
6、提高作物品质:苯醚甲环唑能减少病害对作物的损害,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苯醚甲环唑作为一种广谱杀菌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抗药性问题:长期或不合理使用苯醚甲环唑可能导致病原菌对其产生抗药性,降低其防治效果。为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建议合理轮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
2、环境残留:苯醚甲环唑可能在环境中有一定的残留,对土壤和水体等环境要素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3、应用限制:苯醚甲环唑的使用可能受到一些限制,例如在一些特殊生态系统或有机农业中可能不允许使用。
4、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苯醚甲环唑可能对一些非靶标生物,如有益昆虫、水生生物等产生一定的毒性。
复配方面,苯醚甲环唑可与丙环唑、嘧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咯菌腈、醚菌酯、咪鲜胺、氟环唑、精甲霜灵、已唑醇、代森锰锌、抑霉唑、霜霉威盐酸盐、丙森锌、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中生菌素、井冈霉素、噻霉酮、噻呋酰胺、戊唑醇、嘧啶核苷类抗生素、福美双、吡虫啉、溴菌腈、噻虫嗪等复配。
比较常见的有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苯醚甲环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等。
主要登记防治对象为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散黑穗病和丝黑穗病等,可以说,苯醚甲环唑及相关混配种衣剂的出现,使有爆发趋势的小麦全蚀病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也使小麦主要病害的纹枯病,也逐渐转为非主要病害,以至于纹枯病已经在农民心目当中逐渐淡化。
苯醚甲环唑及相关混配种衣剂,不仅在小麦上取得了非常完美的防病表现,同时对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根部病害(根腐病、立枯病、菌核病、茎基腐病、枯萎病)的防治,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根部病害防治效果。
在花生上,苯醚甲环唑主要防治叶斑病和网斑病。
同时,颗粒剂的出现,也使苯醚甲环唑在根部病害防治渠道上又是一项新突破,通过颗粒剂的方式与土壤或植物根系直接接触,既降低了农民朋友的施药负担,又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还能通过逐步释放药效,从而达到持久防病治病的效果。
苯醚甲环唑注意事项:
1、可以和大多数杀虫剂、杀菌剂等混合施用,不要与含铜药剂混用(铜制剂能降低它的杀菌能力)。混配使用时,必须在施用前做混配试验,以免出现负面反应或发生药害。
2、应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以免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药性。
3、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应在发病初期进行喷药效果最佳。
4、对鱼类有毒,勿污染水源。
注: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技术仅供参考,如需实际应用请自行结合当地情况酌情考虑。
来源:农资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