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植物保护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植物防疫体系建设无依据,政策支持无保障,监测防控行为不规范,造成迁飞性、暴发性、检疫性病虫害扩散蔓延流行,损失呈加重态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说。
加快《植物保护法》立法工作,是今年全国两会宋宝安代表关注的内容。
植物保护,也称植物防疫,与动物防疫、卫生防疫,并称三大防疫体系。是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疫情暴发流行、保护粮食及重要农作物健康生长免受侵袭危害的重要措施,对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年来,贵州大学致力于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2022年,该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宋宝安告诉记者,经过30多年的努力,植物保护学科院士团队在贵州实现了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和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等多个贵州科教指标零的突破,获批了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殊荣,为国家科技进步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宋宝安说,植物保护事关国家生物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业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建议将《植物保护法》纳入立法规划,尽早解决我国植物疫病防控法律短板。”
宋宝安建议重点规范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植物疫病防控法定职责。明确国家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植物保护工作职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指导、属地责任的防控体制机制,明确生产经营主体的防控主体责任和义务。
二是加强植物保护体系队伍建设。根据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植物疫病防控需要,依法建立国家和地方植物保护专业机构。明确专业机构职能,夯实植保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全方位提升我国植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三是规范植保防疫检疫服务行为。借鉴国内外卫生防疫和动物防疫的通行做法,依法规范植物防疫的从业资格和服务规范,完善植物疫病防控中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法规制度。
四是完善植物疫病防控的保障措施。根据植物疫病防控的救灾性质和公益性特征,通过植物保护立法明确中央和地方防疫事权和投入保障机制,夯实基础条件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能力,从法规层面保障重大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来源:动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