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染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启动大会在京召开
4月20日下午,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永兴花园饭店隆重举行了农药、染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启动大会,来自农药、染料行业的科研院所、高校及行业协会和企业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科技部高新司李宝山主持,刘久贵副司长首先致辞。刘司长认为农药、染料产业规模都不大,但直接服务的产业巨大;依靠单个企业还承担不了创制任务,成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纳入试点工作,给农药、染料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搭建了一个平台。联盟是一个新事物,无成功经验可以学习,要求我们自己探索,创新运作机制和模式,核心在合作项目上,要以项目为载体,共同投资,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希望盟主、理事会和秘书处要好好谋划,关键是选好项目。以农药为例,当前的发展趋势是绿色化,一是结构创新仍然是主要任务,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药物是开发方向,二是工艺创新,对我国当家农药产品从工艺创新着手,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三废产生和排放,低成本的和全过程控制的清洁生产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从而提高环保标准淘汰落后工艺和企业。希望通过联盟的实践,也能探索企业整合的路径,实现全国就剩10个寡头农药企业,最好就5个大企业的愿望。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苏靖处长首先对农药、染料被列入首批3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表示祝贺。苏处长提出,科技部等六部门共同推动这项工作,是行业发展的要求。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建立起来的联盟,强调产业技术的创新,靠单个企业不能完成、需要多个单位协同攻关的项目由联盟来承担,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深入体现。科技部对联盟发展做了认真研究,去年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一起作为国家创新工程来抓,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以及实施办法。试点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信任、责任和利益机制,探索承担重大项目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探索发挥行业技术突破的引领作用,探索整合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探索率先落实国家制度创新的政策。苏处长要求,一是凝练行业技术问题和目标,对有带动性、关键性的问题集中攻关;二要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行业关心的共性问题的解决上,对大家想做又一家做不了的事情由联盟来做,尤其在国家标准构建上;三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导向,在知识产权的创造、分配、应用管理上周密规划,明确责权利;四是对行业辐射的引领作用,联盟成员要在产业技术创新链上分工协作,面向“十二五”和未来更长的时期,规划好产业技术路线图和行业走向;五要进一步完善有法律约束的联盟协议,特别要强调联盟的开放性,把联盟经营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赵俊贵副会长的讲话,指出我国化工行业进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当前技术储备不足,行业以超过28%的速度在增长,但科技贡献率、精细化率、关键设备国产化率与之不相适应,产业素质不高,下阶段行业特征是国际化竞争,我们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到了必须强调技术创新的时候。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完善,单个企业不具备独立创新的能力,以契约形式联合起来,集中优势资源,力争短期内有所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好形式。赵会长要求,一是相关企业要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已任,加强协作,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作用;二是秘书处要制定好工作计划,明确当前工作重点,并且切实可行,重点是品种创制、工艺技术和三废治理;三是政府部门要加强支持和引导,把联盟引导到国家创新体系中来,作为产学研结合的支点,制度化,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联盟;四是协会组织要支持这种新的技术创新形式,按照科技部等六部门要求全力以赴支持联盟建设,关注联盟的发展。
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处张文明处长介绍了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路和重点,重点介绍了农药和精细化工,尤其是农药受到全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农药去年的销售收入也就1000亿元,但涉及粮食、食品安全、环保和人们身体健康,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如海南毒豇豆、青岛毒韭芽等事件引起媒体和领导人关注。在我国,从立法角度上管理的行业仅有农药,说明农药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已成为农药生产大国,有近200万吨的产量,300多个品种,2000多家企业,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创制品种也有30多个,产品结构也在优化,生产企业也在壮大;高毒农药在不断淘汰,2008年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5种高毒农药,现在农业部牵头对高毒农药逐步淘汰;杀虫剂比例在下降,除草剂和杀菌剂比例在上升,农药剂型也在不断优化,基本满足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和大量出口。但是,我国农药结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小而分散,品种仿制为主,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特珠污染物缺乏治理的有效手段,也面临结构调整任务。要扶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鼓励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2015年要实现环境友好品种占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占3%以下的目标。
染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彬报告了联盟成立的有关情况,主要任务和当前工作要点。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龙根报告了联盟成立的情况,尤其汇报了联盟成员的五点共识:一是农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农药技术创新亟待提高,三是成立联盟非常必要,四是成立联盟有非常好的基础,五是农药行业需要技术创新联盟。农药联盟的主要任务,一是坚持联盟的开放性,确保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发展成员,壮大队伍,但也要有一定的门槛;三是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四是充分利用公共平台和科研资源,建立协作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统筹社会资源为创新服务;五是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六是争取成立联盟技术创新基金;七是建立联盟内知识产权合理保护和转让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八是加强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联盟地位和作用;九是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十是创导生态农药的理念,开发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农药。试点期间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吸收联盟新成员,建立规章制度;二是组织实施并完成好863计划项目,把863计划项目管理纳入联盟工作,搞好年内验收工作;三是争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是争取设立联盟技术创新基金,力争与国家支持有机结合;五是建立农药创新技术交流平台,农药创制成果交流会与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隔年轮流召开。
沈演初院士代表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发言,沈院士呼吁不能因为一个农药品种使用环节出了问题就禁止一个品种,要科学分析。科技部高新司刘久贵和中国石化协会赵俊贵二位“贵人”为农药、染料二个联盟分别揭牌。中国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张亚丁院长与会并在主席台就座,会议还邀请了农业部药检所顾宝根副所长、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叶贵标秘书长、工信部产业政策司梅祖葆处长、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罗海章理事长和孙淑宝秘书长等与会。
上午,农药、染料联盟还分别召开了联盟会议。农药联盟首次会议由李钟华秘书长主持,首届理事、专家委员会以及秘书处共有30多人参加会议。联盟理事长王龙根提出了联盟主要任务、试点期间主要工作。与会人员对联盟章程、年费收取标准、设立技术创新基金、联盟新成员申请及批准等有关事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取得了共识。李钟华还通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情况,去年底以“绿色生态农药的产业化开发”申报的项目,实施年限为五年,申请项目资助经费3.5亿元;近期科技部要求提供5000字材料和5页PPT,作为综合咨询材料,只有通过综合咨询,才能进入列项程序;五、六月份联盟准备召开一个研讨会,会议前后要征集一些项目研究内容,相当于项目建议书,到时会下达通知。此外,华中师大、四川利尔、江苏克胜、安徽华星等单位积极要求加入联盟,秘书处将对符合入盟条件的单位根据自愿申请、理事推荐、2/3以上理事同意、理事长签字批准及其挂靠单位代盖章协议的方式吸纳新盟员。(戴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