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重点项目(农药废水低排放技术开发)草甘膦课题第四次协调会在南京召开
2010年8月15日,863计划重点项目(农药废水低排放技术开发)“草甘膦废水低排放及母液回收利用技术开发”课题组在南京东苑宾馆召开了第四次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王龙根部长、李钟华副院长、余昌申高工、黄文耀处长、朱红军副院长、杨文忠副书记、尹晓爽讲师、龙志成副总、陈茹娟部长、赵经伟副总、姚锦余副总、戴宝江主任、张海滨所长等。会议由南京工业大学承办,江山股份主持。
各课题研究内容承担单位分别汇报了第三次协调会以来的工作进展,南京工业大学朱红军教授研究的双甘膦新工艺优化后,收率由60%提高到84%,并在50升小釜上进行了中试;初步研究了草甘膦原子经济合成路线,其原子经济性为90.37%,失去的原子只是水,这是本课题合同以外的研究结果。南京工业大学杨文忠教授对3月、6月份二股不同水质的废水进行了中水回用试验,并且对中水回用示范装置提供了设计参数,协助江山股份拿出了初步设计方案。江山股份研究的“草甘膦母液回收利用成套技术”已于8月5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成果有望在近期内转化为生产力;设计的720t/d中水回用示范装置,土建已经完成,设备采购和非标设备制作的合同已签订,预期8月10日前完成设备安装,试车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操作记录等文件正在起草,8月中旬开始试运行。江山股份实施的450t/d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和250t/d IDA法草甘膦母液膜处理装置已稳定运行,天创公司则在实验室对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回收的草甘膦收率提高了5~10个百分点;开发的双膜法脱磷工艺可以使排放水的总磷达到0.5 mg/l以下的国家标准,部分水还可以回用到生产系统中。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研究的12000吨/年复合肥项目,完成了设计、设备定制和土建工作,正在进行装置的安装;开展了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试验、降解细菌的培养驯化和基肥发酵试验,建立了复合肥分析方法。此外,还在本课题合同内容外开展了亚氨基二乙腈废水减排(50000吨/年甲醛)前期工作。
应该说从4月25日北京协调会以来,各研究内容承担单位做了不少工作,整个课题研究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基本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有关研究任务和指标要求。根据大家的汇报和讨论情况,课题组提出了下阶段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时间要求。第五次协调会计划在南通召开,由江山股份承办,初定在11月底或12月,也可以结合10月中期评估前进行,视各单位完成情况而定。(戴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