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在京召开
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于9月16日上午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5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协会常务副会长查显才主持,农业部总经济师兼办公厅主任陈萌山致辞,国务院参事、协会会长刘坚和北京市农业局局长沙松平分别讲话。
主题报告有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周普国的“农业形势与农药管理”、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保所副所长陈万权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谢天键教授的“中国生物农药的现状和前景”。周副司长指出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贯彻落实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和农业部有关通知精神;二是对现有22种高毒农药分期分批禁用;三是强化农民科学用药的指导和培训;四是进一步规范登记管理;五是加快推进《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工作,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开展调查研究,并做好配套规章的起草工作。
16日下午的政策对话会上,农业部药检所副所长顾宝根、药政处季颖、残留室刘光学等各处室负责人或专家就国内外农药管理新法规、新政策解读,现场回答了与会代表的提问。如:对专供出口登记问题,现有登记资料要求没有特别优惠政策,但可适当减免资料,正在修订的《条例》中会有明确;有关生物农药登记的特殊政策正在制订中,生物农药原药及其制剂的登记资料都会有所减免,重点在原药全分析、残留、环境行为等方面;在第八次农药登记评审会纪要中已提及低毒、微毒的植物源农药登记可以减免残留资料;新标签审批出来后老标签允许在市场上存在3个月;理化性质可以由企业自己测试,也可委托第三方测试,做一个批次数据就可以了;认定为质量无明显差异的品种,要做一年二地田间药效,其它如毒性、环境、残留资料可以授权;种衣剂等制剂低毒、但原药高毒时残留资料也不能减免;在华东六省试点的田间药效试验网上申报、受理和审批指相同产品、扩大使用范围、改变使用方法,新农药登记试验还是要同时提供纸质申请材料,以后全面实施后仍要求提供纸质申请材料,网上申报是便于审批跟踪;正在修订的《条例》中明确了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者回收与处置农药废弃物的责任等。
同时召开的经营经验交流会由中国农化总公司总经济师郑先海主持,中华合作时报副总编辑曾峰介绍了“国家农资流通体系建设走向与政策”,农业部药检所进出口处副处长吴厚斌报告了“农药进出口现状与管理”。
今年以来农药进出口总体情况:①进出口量与进出口额双增长。进出口总量66.62万吨(实物量,下同),同比增长13.4%,进出口总额2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农药贸易顺差22.32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农药出口量63.51万吨,同比增长13.5%,出口额25.40亿美元,同比增长9.1%,出口平均价格每吨4000美元,同比下降4.3%;农药进口量3.10万吨,同比增长10.8%,进口额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进口农药平均价格每吨9913美元,同比增长14.2%。②进出口农药产品特点:出口以原药为主,出口量33.38万吨,同比增长16.6%,出口额16.47亿美元,同比增长8.1%;制剂出口量30.13万吨,同比增长10.2%,出口额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出口水剂14.74万吨、2.84亿美元,乳油5.06万吨、2.13亿美元,可湿粉剂2.99万吨、1.22亿美元。进口以制剂为主,进口量与进口额均占80%,原药进口量与进口额占20%左右;制剂进口量2.67万吨,同比增长11.1%,进口额2.369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进口水剂1万吨、0.32亿美元,乳油0.34万吨、0.35亿美元,可湿粉剂0.15万吨、0.1亿美元,水悬浮剂0.37万吨、0.71亿美元,水分散粒剂0.81万吨、0.42亿美元。品种方面出口以除草剂为主,其次为杀虫剂,再次为杀菌剂;进口方面以杀虫剂为主,其次为除草剂,再次为杀菌剂。③我国农药出口市场特点:亚洲是我国农药出口的最大市场,非洲是我国农药出口新的增长点,欧洲是我国农药出口潜力最大的市场,南美洲是我国农药贸易的主要增长点,北美洲是我国农药出口下滑的唯一市场,大洋洲是我国农药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市场。我国农药进口则主要来源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④农药生产和进出口企业特点:我国农药生产企业2400家,行业前10位企业农药销售额占19.5%,前20位企业农药销售额占30.3%,单个企业最大农药销售额仅20.14亿元,占比不到4%。我国从事农药进出口的公司2900多家,但2009年仅有1259家做过农药进出口贸易。⑤我国农药出口贸易的机遇和问题:2009年我国农药工业总产值71.05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29.28亿美元,出口41.77亿美元。国际市场农药销售额378.6亿美元,我国农药出口占总产值的58.8%,仅占国际市场的11%。近几年来,我国农药出口较快发展,拉动了农药产业发展,但是行业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大宗产品产能相对过剩,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相互压价等市场恶性竞争,引起国际反倾销、企业效益下滑。如草甘膦2008年底产能60万吨,2009年以来12家企业新上产能38万吨,总产能在100万吨左右,2009年出口草甘膦原药25.6万吨,同比增长11.9%,出口额7.91亿美元,同比下降65%。出口秩序混乱,如未登记农药用其它企业的登记号出口、以化工产品名义出口、冒充别的农药名称出口等。此外,我国农药企业在发达国家登记少,绝大多数贴牌销售,在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只能作为原料供应商。尽管如此,我国农药还是存在一些机遇,国际市场需求增多,今年比2009年增长3.3%,整个市场向好;国际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我国农药仅占11%市场份额;国内农药需求也有所增加;竞争加剧也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国际化战略意识在提高;GLP实验室专业服务机构建设有所进展。⑥下阶段重点工作:一是完善农药进出品管理制度,正在修改的《条例》中明确了农药进出口证明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农药进出口过程监督,与海关总署联网核销的网上电子通关将于10月12日开通,药检所将于9月20~21日在北京、28~29日在南京举办有关培训班,并要求农药进出口企业重新注册。
17日上午召开的企业现状分析会,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药械处处长邵振润报告了“农业病虫发生概况及农药市场与推广工作浅析”。今年病虫害发生情况,除小麦赤霉病在江苏、安徽等地大发生,其它病虫为常发年份程度。受大范围洪水灾害影响,中晚稻病虫呈加重发生态势,到8月中旬稻飞虱已累计发生2.1亿亩次,同比增长31%;稻纵卷叶螟已累计发生1.6亿亩次,同比增长28%;新发性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117个县查见,涉及面积299万亩,比8月初增加了50%以上;常发性病虫如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等也显著重于往年。预计中晚稻病虫发生程度将显著重于前二年,发生面积6.8亿亩次,其中“两迁”害虫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区将大发生,发生面积达4.2亿亩次。农业部要求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在100个重点县、1000个示范区,动员10000个专业化组织投入中晚稻病虫防控行动,重点防控稻瘟病、黑条矮缩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中央财政已下拨1.55亿元支持各地开发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工作。同时今年还将加大北方粳稻病虫,特别是稻瘟病的防治补助工作。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今年与部分企业合作开展了吡蚜酮防治水稻飞虱及蔬菜蚜虫、阿维菌素和“康宽”(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纵卷叶螟、“韩秋好”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氰烯菌酯防治赤霉病等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环保部化学品登记中心危化品管理部主任孙锦业报告了“发展低碳经济对农药行业的要求”,一是加强企业的整合、重组及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农药企业向专业园区或化工聚集区集中,同时建立农药企业退出机制,通过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和限制过剩、淘汰落后,加快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的农药企业退出市场。二是加强农药生产污染控制、促进清洁生产与循环利用;农药污染物排放系列标准的制订,其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农药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促进清洁生产,实现污水排放的总量控制并实现农药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三是加强高效、低毒、环境安全农药的研发,合理使用农药;鼓励发展生物农药,支持开发和推广环保型农药剂型,严格控制乳油的使用,鼓励开发节约型、环保型包装材料。环保部门将与有关部门共同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农药产品目录,严格控制资源浪费、“三废”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农药生产,加快落后产品淘汰。四是实施农药生产总量控制、加强农药出口企业监管,防止污染转移。针对我国农药生产严重过剩的状况,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模式应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农药生产实施总量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农药出口企业的环境监管,禁止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出口农药,限制或禁止列入“双高”目录的农药产品出口。
郑先海对“农药企业整合之分析”,提出必须进行管理变革,一是要取消下属企业的独立法人资格,将其下属的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改造成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总公司整体上市;二是将下属企业变成生产中心,总部变成利润中心。将采购、营销、财务、人事等权力集中到总部,生产企业只管产品的质量、数量、消耗、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等指标。三是按利益最大化原则,对所属企业的所有资源和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包括产品、市场、技术、资金、人事等。四是相应地制定对下属企业级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五是再造管理流程,导入信息化管理。
河北胜大联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孟水强对“2010年主要原药品种的市场走势分析”,指出国内草甘膦产能有100万吨,出口加国内需求不超过40万吨;乙草胺产能12.8万吨,多年需求稳定在7万吨左右,出口占1/3,近几年市场需求较平稳;百草枯母液产能近13.5万吨,需求7万吨左右;阿维菌素到2011年需求将达到5000吨左右,产能也将达到1万吨;吡虫啉产能2.65万吨、啶虫脒产能1.35万吨,近三年需求基本上是平稳的,吡虫啉在1万吨、啶虫脒在0.55万吨;毒死蜱产能已达12万吨以上,年需求在3万吨以内,是产能过剩最为严重的品种;多菌灵产能2.6万吨,需求也在2万吨以上,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供求相对平衡的品种;代森锰锌产能5.2万吨,产销量3.8万吨左右,国外产能10万吨,全球年需求量在8~10万吨。
同时召开的农药应用分析会,农业部种植业司植保植检处处长朱恩林报告了“专业化防治与百千万行动计划”,中国绿色食品中心科技标准处处长梁志超介绍了“绿色食品基地的农药使用原则”,协会顾问张子明报告了“我国农药小范围用途现状及对策思考”。专项调查涉及小范围用途的作物249种,防治对象911项。在已使用的农药中已登记的有190项,没有登记的有721项,即约占80%的700多项的防治对象的用药没有进行药效、残留试验和登记,属自发乱用药。存在这种未经登记自发用药的种植面积达1万公顷以上的就有145项之多。解决农药小范围用途登记可采取多渠道分步实施的办法,具体建议如下:①对发生面积大、发生范围广、未进行针对性登记的,企业可以自主开发和登记。协会可牵头组织联合试验并代办农药登记。②对农药用量少,使用面积不大,企业没有开发试验及登记积极性的,建议由政府立项,采取适当方法和措施,按轻重缓紧分期分批进行药效、残留等试验并进行登记。此外,要加强宣传指导和监督检查。在产品、技术推介会上,上海农药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张一宾则介绍了“世界主要农药公司的主要农药品种”。
17日下午,协会第一届五次理事会由副会长叶纪明主持,查显才副会长作了协会一届理事会四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报告。一是积极参与《条例》修订工作;二是努力推进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根据专业化统防统治要求,通过连锁经营平台试点推广生物农药,牵头组建“生物农药科技创新战略联盟”(9月16日成立会);三是开展放心农药经营单位创建活动,评选出40个放心农药经营单位,加上去年评上的共有85家;四是开展农药小范围用途情况调查并提出对策建议;五是积极推进农药连锁经营模式;六是举办第三届高层论坛,主题突出;七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被民政部评为“AAA”协会。协会今后的工作重点,一是继续举办好论坛,二是继续开展放心农药经营单位评比活动,三是继续推动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四是为小宗作物试验和登记做好服务,五是举办中国农药、化肥及相关产品春季交易会,六是编写《农药安全运输手册》年底出版,七是继续搞好自身建设,建立退出机制,鼓励、支持成立省级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
理事会同意河北威远副会长易人,好收成韦恩、新安化工、江苏天容、江苏生花等四家企业升格为常务理事单位,南通飞天化学升格为理事单位,1个理事单位退会和1个企业入会,以及叶贵标不再担任协会秘书长,由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兼农垦发展中心主任吴恩熙担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并且通报了有关省药检所召集人变动情况。张延秋所长代表协会挂靠单位讲话,指出农药是特殊行业,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用好的就不用差的,对政府来说这是第一位的。淘汰高毒农药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只要不出问题,政府不会管,五种高毒农药、锐劲特禁限用就是因为出了问题。海南毒豇豆事件后,22种高毒农药禁限用措施已经部务会议通过了,下一步要与工信委等部门协商发文。准备分三个阶段实施,第第一步对这22种高毒农药不再新增登记,在水果、蔬菜上禁用,第二步对可以有替代品种的10种高毒农药在近几年内禁用(取消登记),第三步对用于地下害虫防治的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替代品种、企业在流通和使用环节控制比较好的、未出过问题社会影响又较小的10多个品种,以后逐个研究淘汰方案;高毒农药淘汰是必然的,有关企业要做好替代准备和新产品开发。张所长表示,《条例》的修订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修订第二版正在征求意见,尤其是“对违规使用禁用、限用的农民要进行罚款”有关内容开了我国法规先河,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刘坚会长在总结时强调协会秘书处人事变动是组织上的安排,并对叶秘书长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回顾二年多来协会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刘会长认为一是协会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服务,为农药可持续发展服务,如农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得到了回良玉、顾秀莲等国家领导人批示,推动了相关部门农药发展战略研究;积极推广联锁经营经验,召开了3~4次经验交流和现场会;推进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牵头成立创新战略联盟等。二是注意及时反映会员单位诉求,如农药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对运输环节造成的影响,生物农药登记与化学农药登记要求区别对待等。三是充分依靠和争取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充分发挥各省召集人和兼职副会长的作用。四是注意规范协会内部工作,被民政部评为“AAA”协会。刘坚会长表示,要进一步研究协会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如何根据协会特色,与理事单位、会员单位联合开展活动;要重点在农药应用上下协夫,体现协会的特色,如联合推荐、推广新产品等;要对重大事件反应迅速,如类似海南毒豇豆事件、《条例》修订中某些条款要召开专题研讨会;要进一步完善、塑造协会品牌活动如高层论坛,要办成“达沃斯”那样的品牌;要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沟通情况,如办协会简报;要继续加强调研,反映基层情况,解决基层问题;要在WTO的原则下,关心、培育国内龙头企业的发展等。
这次高层论坛信息量较大,参会代表有所收获。会议还对40家放心农药经营单位举行了授牌仪式。(本报道根据听会记录整理,未经报告人求证,仅作参考,请勿转载或引用。)(戴宝江)